【期刊信息】

Message

刊名:兰州工业学院学报
主办:兰州工业学院
主管:甘肃省教育厅
ISSN:1009-2269
CN:62-1209/Z
影响因子:0.21813
被引频次:5669
期刊分类:高等教育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八零后的“高压”人生——齐鲁石化高压聚乙烯

来源: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0-09

作者:网站采编

关键词:

【摘要】打破短装置短周期“魔咒”,让不可能成为可能高压聚乙烯装置反应器内压力高达2500公斤,犹如一枚巨型炸弹,稍有差池,都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。为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,在工艺

打破短装置短周期“魔咒”,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高压聚乙烯装置反应器内压力高达2500公斤,犹如一枚巨型炸弹,稍有差池,都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灾难。为保证装置的安全运行,在工艺环节上设置有960多个连锁点,只要有一个点出现问题都会触发连锁停车。自1998年装置投产至2011年这13年间,“短周期”就像魔咒一样笼罩着高压装置,20天、30天成为常态,最好的在国内是60天连续运行周期。运行周期短、开停车损失多成为制约装置发挥效益的最大瓶颈。 2008年,刚满28岁的冯勇凭借基层实践中的优异成绩被选拔为车间生产主任,成为塑料厂乃至整个齐鲁石化公司最年轻的关键装置生产主管。上任后,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打破短周期魔咒,让装置能够高产稳产,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。 冯勇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目标是100天。100天!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,几乎是不可能。但他下定决心,再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也要啃下来!他瞄准压缩机填料寿命短、反应器压力波动大、低压循环系统换热器易堵塞等难点,马不停蹄组织技术人员攻关。无论白天黑夜,只要装置有异动,他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第一个赶赴现场。几乎天天加班加点,晚了就直接睡在车间,连续五六天吃住在车间是常有的事,用他自己的话说,睡在车间比在家踏实,在家里总是担心车间有问题,而睡在车间有了问题马上就能及时组织解决。 “守得云开见日出”。在冯勇的带领下,两年多的时间里,先后解决了300多个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难题。他针对不同设备制定了具体的特护措施,并且提前组织进行预知性检修及长周期运行劳动竞赛。2011年3月,实现了装置连续运行100天的目标。继而150天、200天、210天,创造了装置开工13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,打破了高压聚乙烯装置的短周期运行魔咒,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,为企业多创效益2630万元。他本人被授予中国石化“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”和中国石化“青年岗位能手”称号。 倾尽智慧勇闯难关,变运行奇迹为常态 靠拼劲、闯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创造了装置的运行奇迹,冯勇打心眼里感到高兴,可是这其中有没有偶然性?这样的运行周期可不可复制?冯勇把下一个挑战对准了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常态化,他要彻底治服这套脾性暴烈的装置,让它成为温顺的创效大户。 他在总结上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多方查阅资料,仔细调研同类装置的类似问题,厚厚的一本流程图被他翻得卷了边,笔记写了几大本,他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步步的技术攻关。在他带领下,一项项技改措施得以实施,成功延长了一次压缩机气阀寿命、降低了二次压缩机柱塞温度、振动波动的幅度和频率;他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创造性提出并成功施行了在2500公斤高压力及带联锁的苛刻条件下在线吹扫引压管的设想;成功实施了在线更换旋转阀油封、增压机入口滤网及板式换热器在线脱垢等改造措施,其中板式换热器在线清洗脱垢项目,获得了发明型国家专利及淄博市科技进步一等奖。 为确保装置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,2013年已是乙烯车间主任的冯勇,在精细化管理上大做文章。他带领技术人员,专门针对装置生产详细制定了29条《高压装置生产操作指令》,大力开展“提高工艺操作平稳率,促进装置隐患排查”劳动竞赛,要求将各项参数务必控制成一条直线,工艺参数平稳率明显上升。同时,强化各专业及班组人员的不间断巡检,他本人不管事务有多忙,每天两次的现场巡检雷打不动,从而带动了职工的巡检责任心和现场监控率,保证了生产上一旦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,及时处理。随着一个个“拦路虎”被攻克和精细到位的管理。2013年12月21日,装置再次创出了212天的高运行周期,长周期运行渐成常态。 瞅准行情做大产量,创新令产能提升三成 2015年,塑料化工产品迎来了难得的生产机遇,尤其是高压聚乙烯产品边际贡献始终保持较高水平。产量就是效益,产量越大,为企业、为国家创造的效益就越多。但高压装置毕竟已建成投用17年,生产中积累了诸多影响装置运行指标和安全生产的顽疾,存在料仓粉尘多、消防水泄漏点多、料仓静电消除器故障率高等问题。怎么办?改!为此,冯勇查阅大量国内同类装置的技术资料,借鉴成功经验,带领车间职工克服资金紧张、技术要求苛刻和施工难度大的困难,完成了全装置地下消防水管线的更换。随着料仓风送管线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,彻底解决了影响产品质量的粉尘多等问题,粉尘量因此每天减少100千克,产品中粉尘降低了80%,全部转化为产量。他带领攻关小组先后攻克了由于引发剂问题造成装置负荷低、反应器粘壁等多项长期制约装置高负荷运行的问题,将装置生产负荷偏低的“心病”彻底铲除。 冯勇说:“两个因数得积,只有高产、稳产,效益才能最大化。”每天一进办公室,他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小时产量,哪怕只差了0.1吨,冯勇也要彻底揪出原因,严格考核。为了确保有效运行时间,他提出了“长周期运行妥善应对,短停快开提高运行率”两条路并走的管理模式,并组织编写各类应急处理预案,避免突发情况造成装置停车。艰苦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。这套设计生产能力只有14万吨的高压聚乙烯装置,2015年全年产量达到了18.5万吨,超设计负荷4.5万吨,产能提高了近30%,装置运行率达到98%以上,全年实现盈利超5亿元。 在冯勇的带领下,他所在的车间先后开发出QLT04、F181PC、F181PX、F1806PX等十余个牌号新产品,聚乙烯造粒板式换热器在线清洗方法、避免高压聚乙烯脱气料仓局部闪爆装置、延长油酸酰胺加入泵隔膜使用寿命的方法等3项成果申请获得国家专利。他组织实施技术攻关改造9项,累计为企业增效近千万元。这期间,齐鲁石化高压聚乙烯装置两次创出了连续周期超过210天的运行奇迹,创造了国内同类装置最好水平。 一颗心聚拢一群人,身体力行带领大家攀高峰 2015年9月的一天,高压聚乙烯装置因故障频频被迫停车。停车的当天晚上,时间到了凌晨3点多钟,依然开不起来。在现场经过了数次开车、故障,再开车、再故障的冯勇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。14年了,这套年龄17岁的装置在他的眼里运行了14年,他一边寸步不离地坚守在现场,一边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急躁。因为他知道,无论有多急,他也不能显露出来。因为,他是车间92名职工的主心骨。凌晨3点到早晨8点,他的身边和周围,站着厂领导、车间其他领导、相关技术人员、当班操作人员,还有维修人员。无数次的尝试,无数次的试开,无数次的努力;排除了一种可能,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;一夜间,他们像是一群登山运动员,翻越了一座山,又翻越另一座。膳食科送来的加班饭没人去动,因为只要开不起车来,大家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。早晨8点,在一片曙光里,整套装置在停摆了18个小时后终于开起来了。现场一片欢呼。这时,冯勇的腿已经因为久站而麻木得没有了知觉。 “选择了高压,就是选择了奉献!”这是冯勇常说的一句话。现如今,这已成了齐鲁高压人的共识。的确,从倒班岗位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,每个“脚印”都凝结着一身汗水,他深知一线职工的辛苦,要求职工做到的,他自己先扑下身子干,每天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待在控制室和现场,亲力亲为已成了他的工作习惯。他以讲团结讲奉献的感染力将车间职工牢牢聚拢在自身周围,以身体力行的榜样力量带领职工奋力前行。在他的麾下,高压聚乙烯装置的管理和创效水平得到不断提升,在中石化同类装置竞赛中,多项指标均名列前茅。 “但问耕耘,不问收获”。这是冯勇的座右铭,也是他的真实写照。在他和他的团队的精心呵护下,齐鲁石化高压聚乙烯装置正以稳健的步伐迈向更远的征程。


文章来源:《兰州工业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lzgyxyxb.cn/qikandaodu/2020/1009/402.html


上一篇: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——万科·
下一篇:生态鸡养出大商机